发布日期: 2025-04-04 01:08:52 来源:新闻中心
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:生命科学服务行业作为“卖水人”,景气度与下游需求紧密相连。2020年前,政策、资本和技术推动创新药崛起,带动行业兴起。2020-2022年中,疫情使需求激增,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2022年中以来,疫情红利消退,供需错配导致行业承压。如今,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,创新药产业链回暖,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。
生命科学服务是指服务于生命科学行业的上游产业,依照产品或服务类型不同,可大致分为试剂、耗材、设备和配套服务等,其中:试剂包括但不限于分子砌块、化学试剂、生物试剂、培养基等众多细致划分领域,耗材包括但不限于色谱填料、过滤器、塑料耗材、模式动
物等众多细致划分领域,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色谱、质谱、生物反应器、低温存储等众多细分领域。从商业模式来看,试剂和耗材作为消耗品,具备使用频繁、采购分散的特点,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投放,周期性属性相对较强。
生命科学服务下游应用分布广泛,客户群体大致上可以分为科研用户和工业用户。科研用户最重要的包含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等科研机构客户,主要采购科研试剂、耗材等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,以及药物化学领域的新药开发等。工业用户包括制药企业、CXO 企业、NGS 企业和 IVD 试剂生产企业等,主要采购科研试剂、耗材等用于产品研制和检测,以及部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。在销售产品之外,生命科学服务商亦向下游客户提供分析服务、试剂定制开发服务等。
具体来看,生物试剂领域,以重组蛋白和抗体为代表的蛋白类试剂大多数都用在基础研究、药物研发生产及应用全流程、细胞免疫治疗和 IVD 等领域;以酶为代表的核酸类试剂大多数都用在基础研究、药物研发、NGS、IVD、mRNA 疫苗和兽用诊断等领域;细胞类试剂大多数都用在基础科研、瞬时转染、细胞培养、重组蛋白表达等。化学试剂领域,专用试剂大多数都用在分析检测、化学合成、材料科学和电子化学等领域,通用试剂主要使用在于基础研究、分析化验和化学配方等。
生命科学上游由众多小而美的细分赛道组成,以重组蛋白市场为例,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,2020 年重组蛋白全球市场规模为 108 亿美元,预计 2020-2025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4.1%;2020 年重组蛋白国内市场规模为 145.4 亿人民币,预计 2020-2025 年的复合增
长率达到 18.4%。虽然细分赛道的天花板比较小,但是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,景气度相比来说较高,竞争格局相对清晰,国产企业市场占有率相比来说较低,同时存在进口替代和出海等市场机遇。
生命科学上业本质上属于“卖水人”商业模式,其景气度和下游需求高度相关,工业市场需求的波动成为影响生命科学上游景气度的重要的条件,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是下游重要应用方向,而创新药投融资是跟踪生物医药研发需求景气度的前瞻指标。
2020年前:创新药崛起催生行业萌芽,多重政策、资本和技术因素共振,推动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快速崛起阶段,带动了生命科学服务行业的兴起。这一时期,生命科学服务领域初步形成,并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快速发展。
2020-2022年中:新冠疫情推动行业高景气,新冠疫情的爆发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短期需求的“脉冲式”增长,资金加速涌入,生命科学服务板块迎来跨越式发展。需求的高景气度催生了行业上市热潮,同时供给端大幅扩张,为后续发展埋下伏笔。
2022年中以来:供需错配导致行业承压,虽疫情红利消退,生命科学服务板块从高景气度转向下行阶段。供需关系发生显著变化,供给端的快速扩张与需求端的降温形成错配,导致行业竞争加剧、内卷现象凸显,板块整体承压。
伴随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,创新药产业链正在回暖,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有望周期见底。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呈现改善趋势,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项目数量和金额或已触底,2024年8月以来月度间呈现环比向上趋势,国内复苏或在路上。同时,生命科学服务板块已出现多项见底标志,如股价平均跌幅70%+,去泡沫彻底;资金配置比例极低,不拥挤;多项需求指标出现改善迹象;供给侧陆续出清;多项财务指标企稳;资产去水分;现金流回款改善等。这表明生命科学服务板块周期或已见底,未来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。
生命科学服务行业作为“卖水人”,景气度与下游需求紧密相连。2020年前,政策、资本和技术推动创新药崛起,带动行业兴起。2020-2022年中,疫情使需求激增,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2022年中以来,疫情红利消退,供需错配导致行业承压。如今,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,创新药产业链回暖,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。
(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,不构成投资建议,不作为买卖依据,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!)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